家中男孩14岁,沉迷网游经常逃课夜不归家,家长该怎么办
你好,这种事情不完全是坏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教育过来,关键要看你如何引导。
千万不要采取高压强硬“堵”的策略,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引起孩子的反感抵制,阳奉阴违,最好是采取“疏”的策略。
什么“疏”的策略?简单地说,你可把他引导学习编程开发这个方向上来,你最好找一个有点成绩的程序员来引导教导他,可以问他:
你这么喜欢玩游戏?那你感不感兴趣这些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开发出来的?
如果你学会了编程开发,那么就可以开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游戏。
还可以进腾讯、米哈游戏、卡普空这些顶级的游戏开发公司,还很赚很多钱,名利双收。
然后辅导孩子写代码,开发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游戏,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样就把关注的重点从玩游戏到开发游戏上去,如果有进步,给予适当鼓励。
还可以告诉他,如果想成为顶级的游戏开发人员,数学、物理、英语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现在必须学好功课,为将来打下基础,然后把孩子一步步引导。
据我知道,已经有不少孩子从最初的喜欢玩游戏,转换过渡成开发游戏,最后进了大公司,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要远比强硬打压好得好,祝你成功。
要想知道怎么办,就要先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家政并不了解14岁男生的身心状况。心理学家认为,14岁对于男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身体快速发育,通常都会比较爱顶嘴、焦躁、喜怒无常。这不是说他们变得不好了,而是在表示,他们需要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很多新困惑,做好向成年人迈进的准备。
这时,父母担心的很多事情可能会发生:酗酒、抽烟、喜欢冒险、和同龄人瞎混,还有打游戏。这是因为男孩子特别容易对于“荣誉”“英雄”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他们向往更高更强,却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和荣耀,于是陷入游戏中寻找英雄感,或是学着大人或同伴做一些出格的、不被学校和家长允许的事,以此来显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了。他们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成就感是虚无缥缈,甚至是误入歧途,耽误自己的。同时,男孩在此时会质疑父母,他们要摆脱父母的保护和控制。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变14岁男生的叛逆行为:
1、参加公益活动,通过帮助他人让他认识到男人真正的责任是什么。
2、培养一个体育爱好,把时间用在训练场上。男生需要排解身体发育带来各种精力旺盛,体育项目不仅让他有事做,还能培养坚韧的品格和成就感,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
3、在父母、老师之外,找一个可以信赖的、对孩子有影响力的成人,争取让他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比如父母的某位有所成就、严格自律的朋友,一个课外辅导班的老师、一个体育教练。男生需要偶像,这样就会树立人生方向,不再以游戏或一样散漫的同龄人为精神寄托了。
4、多与孩子沟通,像成人一样对话。严厉、有原则,但不使用暴力,不强制。用父母的真诚打动孩子。
我初中是个网瘾少年,现在在读大学。接触过形形色色网吧的人,有人重回正道,有人误入歧途。所以多少有些发言权。
首先理清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网瘾少年就是坏孩子,被毁孩子的代名词。第二是你们最后想要的结果。一定不想和孩子搞对立对抗离家出走。
先说第一个问题,十四岁大抵初二,本身就开始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而自身又没有很强的分辨能力。网瘾少年并不就是坏孩子,更不是沉迷网瘾就是被毁的孩子。他和你们小时候逃课抓鱼,田地偷菜,或者编花绳跳皮筋一样,就是这个时代,他们这个年纪正常的娱乐社交活动,世界是奇妙的,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充满着对未知的探索。并且,喜欢唱反调。家长说什么,做什么不重要,一定要反着来,这才是和同学吹牛逼的资本。而且应该,认识一群所谓的混社会的人,要打架呀,打群架呀,表示自己快要溢出的男性荷尔蒙呀。我的建议是,可以放任孩子去玩。甚至帮他请假让他玩游戏。这是一个逆思维,再好玩的游戏都会有玩腻的时候,鸡鸭鱼肉再好吃,连续一周天天大鱼大肉,你问问他肉香还是粥香,一个道理嘛。中国有一代的家长,对网游误解都很深。归根结底,被一群掌握着话语权的人控制了言论,我想大概以后90后00后做了家长之后,等我们成为了这个社会主流的发声媒体之后,会改善很多。
第二,你们绝对不想把孩子送去什么杨永信的医疗院去电疗。除了把孩子完全放在对立面,加深对抗之外,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的帮助,只会激化矛盾。当然,你们更不想大吵一架,然后让他离家出走。放下家长的面子,理解孩子玩的东西,以朋友的姿态,和他们好好聊聊,而不是永远一副臭脸和说教的形式。你们小时候也不喜欢父母这样吧。将心比心,不要屠龙少年变成恶龙,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所以说到这,你们心中可能已经有答案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能我所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我的家庭理念和教育与你们有偏差,但是还是希望对你们有一些帮助,毕竟见到太多矛盾激化初中生的惨案,别再是个圈无限循环了。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真实案例
某市郊区学校的一个女生小周,刚读高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竟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一旦父母责骂她,女儿却瞧不起他们,说:不懂生活,老土!一次其母就跟她去“懂生活”,结果被暴力游戏吓得毛骨悚然,可其女儿玩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看上去很享受。
这以后,这位母亲毅然把女儿转到自己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学校,严加看管。
更多的老师们则认为:如果这种腐蚀孩子心灵的游戏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将会毁了下一代。
孩子迷恋网络,父母如何戒掉孩子的网瘾
有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从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
很多孩子离不开电脑、手机整天的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很多家庭和孩子不会有好的未来。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很多富人、军人吸食鸦片,导致军队没有战斗力,强盛的大清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老百姓饱受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想想,那时总归是少数人吸食,而现在网络游戏的部分穷人、富人,每个青少年几乎都有能联网的电脑、手机。
出现这种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尤其我国隔辈带孩子比较多,他们溺爱,没有底线,孩子的什么要求都答应,造成了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没有爱心,没有感恩心,不懂家长父母的艰辛,自己合适就完,不知道引导孩子做家务,孩子没有爱心,缺乏能力,什么都不会做。另一方面,家长看到学历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拼命让孩子学习,但又不会引导孩子怎么学习,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的是失败和无奈,学习变成了很痛苦的事,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
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培养孩子的自责任心,一是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就可以让孩子步入正轨。
有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从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
有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从网络游戏中解脱出来?
很多孩子离不开电脑、手机整天的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很多家庭和孩子不会有好的未来。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很多富人、军人吸食鸦片,导致军队没有战斗力,强盛的大清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老百姓饱受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想想,那时总归是少数人吸食,而现在网络游戏的部分穷人、富人,每个青少年几乎都有能联网的电脑、手机。
出现这种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尤其我国隔辈带孩子比较多,他们溺爱,没有底线,孩子的什么要求都答应,造成了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没有爱心,没有感恩心,不懂家长父母的艰辛,自己合适就完,不知道引导孩子做家务,孩子没有爱心,缺乏能力,什么都不会做。另一方面,家长看到学历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拼命让孩子学习,但又不会引导孩子怎么学习,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的是失败和无奈,学习变成了很痛苦的事,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
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培养孩子的自责任心,一是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就可以让孩子步入正轨。
这些状况不是几个家庭所面对的了,太多的家庭为此而苦恼,还是先从改变自己来应用吧,家长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试着看看孩子有没有他所喜欢的兴趣,多鼓励孩子接触身边同龄的孩子,多多玩耍,少去接触手机,也可适当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但中间的度家长应掂好量!
谢邀。
孩子沉迷网络,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值得我们花时间认真去研究去解决。
其实,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问题的反应。当前很多家庭都是大人都当孩子面玩手机,玩游戏,让孩子感觉玩手机,玩游戏是一件很快乐,很有意义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由好奇变为习惯进而成瘾,孩子就迷上了游戏,难以自拔了。还有的家长也是前期不太重视,放任孩子,以至于后来控制不了了,当孩子形成习惯,再去干涉,难度是很大的。
其实,只要家长肯用心,肯在孩子教育上花时间,付出精力,应该还是能解决的。
首先,陪伴孩子必不可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能够慢慢搭建起彼此交流沟通的桥梁。然后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或者劳动让孩子体味到其中的快乐和道理。
其次,做父母的也应该多学习,多读书,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读书的良好的氛围,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读书之中来,慢慢的,边读边记,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孩子就会慢慢远离手机,远离游戏。
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一定会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孩子的好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各种坏习惯毁了天使的翅膀。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然后帮助孩子闪闪发光。谢谢。
我认为孩子沉迷游戏,多是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不知道玩什么对什么不对,只知道玩这个有意思。其实孩子是很喜欢很希望和父母一起玩的,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要知道,成长的快乐是很美妙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知道的更多,会的更多,早早的长大~~为什么希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尝试很多父母不让试的东西,孩子总希望向别人向父母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能够做到能够做成!如果有网瘾的孩子的父母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做成目标,没有孩子愿意一直玩游戏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当年我也是一样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刚接触网络的时候是初一那会,班级同学之间开始流行qq,然后什么QQ飞车,qq炫舞啊之类的!
我就是在那段时间开始的,每天一下学,就和小伙伴跑着去学校附近的黑吧!怕晚了没座位。
那时候才初中一个月也就一百块钱的伙食费,那时候上网一小时才一块钱,虽然不贵,但是上的时间久了,钱也就不够花了,为了继续玩下去基本上就是从伙食费里面扣钱,因为这个我每天就吃两顿中午就两个白面馒头垫吧一下,那段时间整个人都饿的皮包骨。
初二时沉迷网络更加严重,经常翘课去上网,学校请父母什么的都约束不了我,渐渐的学业荒废了,学也不上了,每天不是出去上网就是想着法的搞钱,要么就在家躺着,父母是希望我回去上学,但我实在是学不下去了,一直不肯去。渐渐的他们也就放弃我了,让我出去找个工作自己养活自己,我这没办法就想着找个既能上网又能挣钱的工作,刚好附近的网吧在招网管,我就去了。
就这样我就没天泡在网吧!整天不是dota就是穿越。
转折点是在lol这款游戏出现的时候,我凭借这打刀塔的技术,在s2是打上了1700分左右,那时因为技术较好,就在盆友的介绍下当了代练,再后来认识的人多了,也都是游戏圈的,又因为我技术比较好,他们就介绍我去打职业。
我清楚记得那是12年的时候,在一次大赛上我们战队夺得了亚军,虽然不是什么大赛但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13年时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和队友们的配合,成功打上了s赛,在决赛那天我状态不错,但是我方中单实在是菜的抠脚,被对面中单打出来屎来,最后因为劣势太大,没能挽回败局,在这中世界赛上面只夺得了亚军。
回国之后我开始反省,努力练习ad,只为在下一次世界赛上夺得冠军,这是我的冠军梦,但是天不遂人愿,又是亚军,这一年的s赛又是亚军,渐渐的我对自己所在的战队失去了信心,我转会了,但是我发现转会之后的队友更菜,这一年我来s赛的资格都没有获得,之后我又回来了,我满怀信心开始新的征程,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开始感觉到挫败,但是我就是不服输,我一定要获得冠军,这是我的冠军梦。
在s8我看到了希望,这一年我战队的劲敌skt变捞了,连s赛都没进,我和对一路过关斩将打到了八强,在抽签是抽到了一只辣鸡战队,但是在进四强是因为我的骄傲自满,看不起对手导致我的战队止步八强,网络上的舆论开始向我压来,什么死活不交闪现,秒选奥巴马,不点灯笼什么的,各种段子什么配不配的!
这是社会问题,已经形成恶性循环,必须严格控制!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谋利,青少年辨识力低下,从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的正常生活,学业的荒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故呼吁政府部门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整治
现在网络发达,很多孩子年纪很小就接触许多电子产品,ipad、手机、电脑几乎家家必备,而日常生活中,孩子又缺乏朋友,很少能和同伴一起“调皮捣蛋”,接触的事情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最后只好玩游戏。
如下几种方法或许能帮助到孩子:
1、为孩子制定规则。
玩网游要升级,还有各种游戏任务,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很难克制自己,往往“只玩一个小时”,变成2个小时、3个小时。建议家长跟孩子商量好,每次玩游戏的时长和间隔,比如每天只能玩一次游戏,每次不超过1小时。
注意:家长不要专制独断,硬性规定孩子,而应该和孩子商量,一起确定时间。
或许最开始孩子不能在时间上让步,要求每次玩2小时;也有可能孩子在商量的时候,过于懦弱,答应家长一个小时,却觉得不够,又偷偷地玩。可以先告诉孩子,商量的结果是为了试试看行不行,如果玩两小时,会影响学习和眼睛(比如做不完作业、眼睛干涩不适等),就要重新商量;如果玩一个小时对孩子来说不够,也可以适当延长,比如每天两次,每次45分钟等。
2、制定规则后,需要提醒孩子、并坚持规则。
如果孩子到了时间之后,无法主动关上电脑或手机,提醒孩子的时候,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提问是更好的方法,避免孩子抵触或反抗,觉得父母啰嗦。
可以这样询问:“你几点开始玩的?”;“你玩了多久了?”;“我们约定的时间好像到了哦,你看看是不是?”。
有时候,家长觉得放假了,孩子多玩玩没关系,那么就应该提前更改规则,而不是放任孩子先玩几天没事儿。
现在很多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样才能使他们戒掉网瘾
孩子游戏瘾?
主要是游戏带来成就感,游戏中无脑鼓励,游戏中可以体现自主性!
如果游戏非常难?如果游戏有压力?如果有更好的成就感?
找到这些问题,即可对症下药
看到网友的一个讲法,分享下,理解精髓事半功倍!
让孩子认认真真玩游戏
制定游戏进度目标,要非常具体的目标
要求孩子必须完成定下的目标
没完成目标,要质问为什么做不到
让孩子制定没完成目标的弥补方案
小孩子玩是天性,玩游戏有益大脑发育,不过上瘾了怎么戒掉呢。
我看过这么一个案例:
比如孩子玩游戏时,你应该去计划一些任务让他去完成,完成不了就不能吃饭,不能睡觉,不能休息。
比如:
今天几点之内必须拿到这个装备,打不到就不能休息!
永远不要提出让他去看书学习等等,就一个劲让他玩!还要督促他完成进度! 让孩子心急。完成不了就不能休息! 几天就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案例:妈妈看到儿子经常去网吧上网,决定买个电脑给他,使劲玩三天! 然后就腻了。